|
|
用户登陆 |
|
|
查询图书信息 |
|
|
|
图书分类 |
|
|
|
|
图书中文名:征服土地 |
书 号:7224 |
图书类别:
|
文学类
|
版权代理范围:
|
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
|
版权销售情况:
|
中文简体与繁体版权均未售
|
发布时间: |
2005/12/29 |
|
|
中 文 简 介: |
据德国《明镜》周刊2004年第7期及互联网相关报道,德国著名作家克里斯多夫·海因近日出版长篇小说新作《征服土地》。这部长篇小说的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自1950年至德国统一。主人公名叫贝恩哈特·哈伯,十岁时随父母由波兰的布雷斯劳逃亡至前民主德国境内萨克森州的一个小镇古尔登堡(该地名是作者虚构的)。这是一个对外来者颇不欢迎的偏狭之地,尤其是对逃亡者、避难者,更是充满歧视。哈伯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当地人本来是很需要手工匠人的,却不肯向他订货,甚至有人纵火焚烧他的工棚,直至某日,老哈伯被发现吊死在荒郊野外。小哈伯在学校里也处处遭到白眼,中途缀学,他接过了父亲的生意,经过数十年的奋斗,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家,并且最终放弃了强烈的报复社会的渴望。新作的结构与海因在1985年出版的《霍恩的终结》颇为相似,主人公哈伯自始至终不曾开口说一句话,而是由五个人物(三男二女)的独白编织了他的生平。小说主人公哈伯与作者海因本人的经历有着相近之处,海因的父母也是由波兰逃难至前民主德国的难民,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人在幼小时便对自己属于哪个社会群体感兴趣。当你很早就不得不意识到,你不属于这个群体,就会对你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就是这样,也许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没有故乡。”他又说,在驱逐和逃难这个主题中,还应当包括逃亡者在“此后五十年中被接纳与否”。在德国,涉及这个题材并不是很愉快的事。海因将对此保持沉默的态度称为“为自我保护而设下的禁忌”。《征服土地》的创作,便是作家打破禁忌的尝试。海因在德国各大城市举办新作朗读会时,到处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德国各大报刊也纷纷发表文章评论此书,其中《明镜》的资深撰稿人哈格更是盛赞此书为“一部伟大的小说,是作者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时代报》文章称它为一种堪作教科书的“奋斗史”,同时也是“文学中边缘人形象的光辉样板”。但批评的声音也不在少数,如《法兰克福汇报》批评其缺少政治的视角,致使故事的叙述很单调,《新苏黎世报》则指摘作品的结构松散混乱。《征服土地》由苏尔坎普出版社出版,360页。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接替去世的德国出版界巨子翁塞尔德掌管苏尔坎普的乌苏拉·翁塞尔德-伯克维茨明确宣称,海因将成为“翁塞尔德文化”的领军人物。(安 娅) |
英 文 简 介: |
|
目 录: |
|
原文内容: |
|
参考中文译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