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书速递 | 图书信息 | 主题推荐 | 代理客户 | 书业资讯 | 客户反馈 | 下载专区 | about us | 2025-4-19
用户登陆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查询图书信息
输入图书关键字查询图书信息


图书分类

社科类
社科 政治 哲学 宗教 历史

文学类
小说 散文,诗歌 纪实文学

生活科技类
心理励志 健康 生活指南 女性读物 科技科普读物

文艺类
文化/设计/时装 教育 知识 体育 音乐舞蹈 艺术 影视/摄影/建筑/绘画 辞典 军事

少儿类
少儿读物 儿童教育

财经类
财政 金融 经济 管理 理财 投资

传记纪实类
传记 自传 回忆录 亲历记 游记 纪实性报道

成人绘本
成人绘本

儿童绘本
儿童绘本

 
图书中文名:彼得·普兰根和《创造世界的人》三部曲
书  号:8411
图书类别:
文学类
版权代理范围:
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
版权销售情况:
中文简体与繁体版权均未售
发布时间: 2005/12/29
 
 中 文 简 介:
金秋时节,年届50的德国畅销书作家彼得·普兰根 (Peter Prange) 应该可以松口气了——他的《创造世界的人》(Weltenbauer) 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埃米莉·帕克斯顿小姐》(Miss Emily Paxton)终于到达了他的读者手中,让他们不必再跷首以待,而是可以继续欣赏自己的偶像作家精心奉献的佳作了。现和妻女一起生活在图宾根的彼得·普兰根先后在哥廷根、佩鲁贾、巴黎和图宾根就读,主修过罗马语言文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和哲学,并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对欧洲大陆的历史谙熟于心。虽然已成为德国同类题材中最著名和最成功的作者,作品总销量已达数百万册,并被译成了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荷兰语、希腊语、瑞典语、匈牙利语、朝鲜语、挪威语、丹麦语、俄语等15种语言,但学业结束后彼得·普兰根也曾经一直徘徊不定,不知自己应该走怎样的人生之路,照他自己的说法:“年轻时,我虽然夸夸其谈,但没有自信。”他有时做翻译,有时做企业顾问,有时写写通俗性专业书籍。直到34岁那年,在1989年柏林墙事件的影响下,他才决定放弃企业顾问的职业,最终于1999年推出了长篇处女作《琥珀护身符》(Das Bernstein Amulett),没料到竟然一炮打响。这部家庭传奇小说很快就被拍成了电影,使得彼得·普兰根在德国家喻户晓。2002年,在《琥珀护身符》的光芒的照耀下,彼得·普兰根又推出了另一部长篇《公主》(Die Principessa ) ——《创造世界的人》三部曲的第一部。该书甫一出版就跃上了德国各畅销书排行榜,且连续数月久居不下,迄今已经售出超过50万册。女主人公克拉丽莎是一位英国贵族的千金,于1623年来到罗马,结识了巴洛克时代最有名的两位建筑家:贝尔尼尼和巴洛米尼,一位优秀、圆通、风度翩翩又野心勃勃,是女人和教皇的宠儿;另一个内向、傲慢,虽才华横溢,寻找完美,却命途多舛,屡遭打击。他们想一起建设一个新的罗马,对克拉丽莎的爱却使他们变友为敌。克拉丽莎沉浸在爱情和艺术的魔力中,同时又被迫认识到,爱情和艺术都有其阴暗面,甚至关乎到她的生死。荣耀和痛苦,混乱和伟大,阴谋和爱情,瘟疫和死亡,恐惧和激情,骄傲和罪孽——彼得·普兰根让他的读者对《公主》爱不释手。一年之后,彼得·普兰根又推出了三部曲的第二部《女哲学家》(Die Philosophin),这回他将读者带到了18世纪的巴黎。女主人公苏菲是一家咖啡店的服务员,但这不是一家普通的咖啡店,而是启蒙运动的无论神者聚会的场所。在这里,苏菲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咖啡店的一位常客:哲学家狄德罗,而他正计划创作圣经以来世界上最危险的书,囊括全部人类知识的《百科全书》——旧秩序的炸药,新时代的拓荒者。新思想让苏菲即着迷又害怕。在可怕的童年恶梦的迫害下,她相信像她这样的女人不可以读写,更不可以恋爱。她惊骇地目睹哲学家的书被焚。她在理智和情感之间摇摆,她感觉被情人出卖了,又牢牢地抓住爱情不放。作为蓬皮杜夫人——国王同样美丽和智慧的情妇的朗读者,她在凡尔赛宫里邂逅了法国的最高书刊检查官,意外地发现了他是支持《百科全书》的盟友——却没有意识到她和此人早就卷进了一场神秘的和悲剧性的关系中。 《埃米莉·帕克斯顿小姐》是《创造世界的人》三部曲的压轴之作。在这部小说里,故事背景从欧洲大陆移到了英伦小岛,移到了时为工业化运动中心的伦敦。主人公埃米莉·帕克斯顿的父亲是位园艺工人,他成功地在他的花房里培育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玫瑰,当维多丽娅女王来访时,他将10岁的女儿埃米莉放到一片叶子上。这时埃米莉的朋友维克多突然出现在屋顶上,向她身上抛洒玫瑰叶。埃米莉吓得掉进水里。维克多受到重罚,埃米莉再也见不到他的童年伙伴了,直到12年之后……此时的埃米莉有许多理由为她父亲约瑟夫·帕克斯顿骄傲,这不仅仅因为他已经奋斗成了铁路国王、建筑师和政治家,还因为他正准备在伦敦建筑一座水晶宫,它要比罗马的彼得大教堂还大四倍,是全世界的首座国际博览会展厅,但父亲的计划正面临失败的威胁,因为爱米莉爱上了维克多,一位怪僻的知识分子,他的激进既吸引她又排斥她,维克多认为,这座工程是建立在劳动阶层的血汗之上的,应该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它。而埃米莉渐渐地也明白了,他父亲为了成功会不惜一切代价。三部小说:三座城市,三个世纪,三个女人,三种命运,每一部小说都向读者介绍了欧洲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今天的精神世界的形成过程。但它们又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类对天堂的寻找。17世纪的罗马深受神学的影响,那个世界的天堂还完全属于彼岸。但艺术和建筑能够带来一些天国幸福的最初印象。18世纪的启蒙主义者们向有着数百年传统的神学教义宣战,不再消极地等级来世的天堂,而是要求一个人间的天堂。而在19世纪的伦敦,这个新时代似乎成了现实,人们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方法大手笔地导演起了地球上的天堂。谈到他的创作,彼得·普兰根说道:“我想用扣人心弦的故事引诱读者,报告那些闻所未闻的事件,直到他突然面对着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大问题。”他的小说均以爱情、死亡和激情为主题,它们是作者创作的动力。他的主人公们始终和历史事件紧密相连,经历大悲大喜的感情和悲剧性的纠纷,陷进生活的大谎,偶尔也犯点小错,被历史的洪流冲来冲去,陷进权力的磨轮。她们同历史斗争,同时又影响历史。因为彼得·普兰根始终关心着一点:当命运破坏了他的计划时,人如何承受心灵的创伤,如何一次次振作起来,面对新的环境,重塑自己的生活。朱刘华
 英 文 简 介:
 目 录:
 原文内容:
 参考中文译文:
 
    联系我们 
 

使用说明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帮助信息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如果您有满意的图书,请通过 E-mail 与我们联系,期待与您的合作!

© www.hercules-media.com  经营许可证:苏ICP备110414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