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来到中国工作的德国记者吴亚尼(Janis Vougioukas),在过去的6年里由于工作的缘故遇到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有名无名的中国人。他说,他尝试着去理解和描述这些年中国人生活中的变化和发展。作为文字记者,撰写文章总是会受到版面大小的影响和制约。大部分时候记者最多能得到半个版面,很少的情况也可以得到整个版面。吴亚尼说,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只能描写一些表面现象:“虽然我早就有动笔写一本书的想法,但是始终不信任自己。后来我的出版商对我说,您已经写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人物故事,什么时候也写一本书吧。然后我就开始动手整理修改添加以前的报道材料,花了半年的时间写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外文书名是《Wenn Mao das wüsste》,汉语被译作《如果毛主席知道》。书的封面装帧简洁,红色背景上是一幅画着脸谱的京剧演员瞪大了眼睛在读一叠中文报纸。吴亚尼说到这个书名的来历时表示,给书起个合适的名字着实费了番力气,因为整本书的内容需要用短短的几个字来概括。他说:“最后是出版商想出了这个题目。她在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中找到这句话:如果毛主席知道。她觉得这句话不仅描写了中国这些年的变化,而且也符合一般德国人在头脑中对中国的想象。对于出版商来说,迎合读者的口味也是必要的做法。我觉得这个书名很合适这本书,远比封面上的照片要好得多。” 吴亚尼挑选了23个来自中国各个社会阶层,从事不从职业的中国人,在书中讲述了23种不同的生活,叙述了23个不同的故事。他说,像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极其复杂又极具多样性的国家,是无法通过几百页纸描述得清楚的。“我不是在写统计数据,我只是在描写完全不同的一些中国人,他们的生活一瞥。” 如果毛主席知道中国社会30多年来发生的变化,他会作何感想呢?吴亚尼猜测说:“我觉得毛就没有这样设想过,包括上一代中国人也没有预料到,过去的十几年间,中国大地发生了这么多变化。”他停了停接着说:“毛肯定不会高兴看到今天的中国。虽然一方面他会为中国今天强大的经济体感到自豪,正像中国当年提出的‘超英赶美’的口号,但是在文化和政治方面发生的变化却并不是毛当年所设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