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户登陆 |
|
 |
查询图书信息 |
|
|
 |
图书分类 |
|
|
|
|
图书中文名:卡夫卡的布娃娃 |
书 号:12804 |
图书类别:
|
少儿类
|
版权代理范围:
|
简体中文
|
版权销售情况:
|
中文简体与繁体版权均未售
|
发布时间: |
2009/10/2 |
|
|
中 文 简 介: |
这是一次神奇的相逢:一位病势深重、不久于人世的作家在公园里遇到一个因为弄丢了布娃娃而伤心欲绝的小女孩。为了安慰她,作家告诉孩子,布娃娃只是出去旅行了。真的,自从那时起,离去的布娃娃每天都寄来一封信。作家也每天如约坐到柏林斯底歌利兹区的一处公园河岸边,为充满期待的小女孩阅读布娃娃的来信。<br><br>这位病重垂死的诗人名叫弗兰茨&#8226;卡夫卡,“有着大概是黑色的眼睛和一对招风耳,看上去好像一只落魄的蝙蝠”,而且一脸病容,“面色老是枯黄的”。因为到1923年秋天,他的身体已经几乎被结核病彻底摧垮了。<br><br>格尔德&#8226;施奈德(Gerd Schneider)在他的儿童小说《卡夫卡的布娃娃》中一直在努力与真实的史料靠拢,包括布娃娃来信的故事,也取材于卡夫卡的情人朵拉&#8226;迪阿曼特的回忆。这些信稿实际上都已散佚,施奈德则将它们重新创作出来,引领读者与布娃娃乘上气球、登上小舟,共同穿越一个个幻想的世界。布娃娃随着她的所见所闻渐渐成长,而小听众莱娜也一样——她需要的首先是信中的寄语,其次才是每天中午与卡夫卡在公园里一起闲坐、相互了解的时光。因为诗人和女孩所置身的世界业已停滞,只有在他们和布娃娃分享的短暂时分才能前进少许,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无关紧要了。莱娜远离了私人孤儿院妈妈的铁腕;卡夫卡也从女友、咳嗽、发烧以及几个月之后的末日等诸般负累之中解脱出来。格尔德&#8226;施奈德怀着对细节的偏爱,以苦心经营、引人入胜的文字描绘了形态各异的世界以及它们的交汇点——也就是公园里一丛杜鹃花那一边的河岸。然而这位卡夫卡专家最显示功力的地方,还在于他将虚构元素与现实元素的巧妙结合。他不仅直接间接地对卡夫卡的作品旁征博引,而且记述了这位在临终前的最后日子里烧掉了自己全部手稿的诗人的惨淡人生——所幸他的友人马克斯&#8226;布罗特违背了他的意愿,保留了这些作品的副本,卡夫卡今日方能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br><br>施奈德拉近了我们与卡夫卡的距离。他就是一个虽有些古怪,但又颇讨人喜欢的凡人;又是一位无法为世人——甚至他的女友朵拉——所了解,惟有自怜自宽的作家。这样的卡夫卡比以往更加真切。与局限于他在学校教科书中的选段相比,倘有这部《卡夫卡的布娃娃》作为恰到好处的补充,认识他的思想世界也会不那么困难了。这个故事在的现实中的结局虽然并不美丽,但在幻想的世界中却终得梦圆。因为世界本是幻梦,幻梦就是世界,布娃娃的旅行正是一个最好的证明。<br><br>《卡夫卡的布娃娃》,Arena出版社2008年出版,218页<br> |
英 文 简 介: |
|
目 录: |
|
原文内容: |
|
参考中文译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