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户登陆 |
|
 |
查询图书信息 |
|
|
 |
图书分类 |
|
|
|
|
图书中文名:黑塞作品 |
书 号:1816 |
图书类别:
|
文学类
|
版权代理范围:
|
简体中文
|
版权销售情况:
|
中文简体与繁体版权均未售
|
发布时间: |
2006/1/8 |
|
|
中 文 简 介: |
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 是德国著名作家。1877年7月2日生于施瓦本地区卡尔夫镇。父亲是传教士,自幼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中长大,接受了比较广泛的文化熏陶,中国和印度的古老文化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也有重要影响。1891年进入毛尔布龙神学院。由于不堪忍受摧残青年人身心的经院教育,半年后逃离学院。 1892至1899年当过学徒工、 书店的店员等,同时大量阅读了德国和外国的文学作品。他的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于1899年出版,同年出版散文集《午夜后一小时》。1904年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问世,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1912年迁居瑞士,1923年加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62年 8月 9日于瑞士提契诺州的蒙塔尼奥拉病逝。黑塞的创作可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是早期浪漫主义诗歌、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他的诗歌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表现出对旅行、自然和朴素事物的爱好。黑塞的中期作品由于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家庭关系破裂的影响,充满了苦恼和迷茫、彷徨的气息。黑塞是热爱东方文化的作家,对中国古代的许多哲人尤为崇拜。他曾以中国历史为题材写过一些散文和童话,还在许多著作中赞美孔子、老子和庄子的学说,认为它们的价值对欧洲人来说并不亚于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黑塞的作品侧重从精神和心理领域来描写和分析他所处的资产阶级社会。在创作方法上他受浪漫主义诗歌和心理分析学影响较大,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他的主要作品都发表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主要是整理、编辑、出版自己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黑塞的作品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作品已被译成所有重要的外文出版,是当代国际文坛上为人重视的作家之一。他已出中文版的作品有《在轮下》、《草原狼》、《纳尔齐斯和戈尔德蒙德》、《玻璃球游戏》等。目前可转让的有以下作品:1816《德米安》(1919),长篇小说,描写一个青年人由于反对战争而被视为叛国,产生了心灵分裂的苦恼。这是一部心理小说,没有故事情节,只有象征性的叙述和描写。可提供中文译文。2107《彼得·卡门青》,长篇小说,描写一个青年从农村来到城市,和城市的“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最后回归故乡,在纯朴的人民和美丽的大自然中找到了温暖。小说显示了作者描摹自然风光精细微妙、文笔优美的特点。可提供中文译文。2108《悉达多》(1922) 中篇小说,以印度为背景,写一个出身显贵的婆罗门青年席特哈尔塔厌恶庸俗的社会环境,离家出走,结果沉湎于世俗的生活,因而十分苦恼。后来他再一次出走,成为苦行僧,才寻求到佛教解脱的秘密。可提供中文译文。《克努尔普》,中篇小说,由《初春》、《怀念克努尔普》和《结局》 3篇连续性的小说组成,是黑塞著名的流浪汉体小说,也是作者本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654-657《黑塞中短篇小说全集》 黑塞(1877-1962)是德国著名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中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在轮下》、《荒原狼》、《纳尔齐斯和戈尔德蒙德》、《玻璃球游戏》等均已经被译成中文出版。黑塞还写了很多中短篇小说,大部分没有中文译本,《黑塞中短篇小说全集》由德国最著名的黑塞专家米歇斯编选,以出版时间为序,约80万字。黑塞还写了大量散文随笔。德国出版过多种主题的黑塞散文选集,如《论爱情》,《生活的阶梯》,《关于老年》,《危机与变化》,《个性张扬与适应能力》等。黑塞还留下了许多绘画作品,德国出过许多诗文配画集。2002年是黑塞诞辰125周年,德国出版了多种版本。黑塞还留下了许多绘画作品,德国出过许多黑塞诗文配画集。1049《黑塞散文选》,这本散文集由德国最著名的黑塞专家米歇斯从作家全集中选出,约15万字,1997年在日本出版后大受欢迎,出售了十万余册,大部分没有中文译文。 |
英 文 简 介: |
暂时没有内容.... |
目 录: |
暂时没有内容.... |
原文内容: |
暂时没有内容.... |
参考中文译文: |
暂时没有内容.... |
|
|
|
|
|
|